廳內,僅有一束鎂光燈打在他身上,他緩緩把手抬起,懸在鋼琴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屏息以待。

        遠遠地,在燈光的照映下,那雙透白的手一觸上琴鍵,優(yōu)美而哀切的旋律便瞬間盈滿所有角落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很快進入氣氛,感受著音樂如何將我包覆。音符忽大忽小、忽快忽慢,每一個有意義的輕重緩急,皆譜成一首首動人的樂曲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沒有事先記住演出的順序,因此當我不期然地聽見熟悉的曲調時,彷佛有GU熱浪挾著記憶,溫柔地涌上心頭。

        蕭邦的第20號升C小調。

        記憶重疊,我閉上眼睛,依舊能從樂曲中看見昔日的自己,那個對未來喜憂參半的少nV。

        兩年前,18歲的我,即將離開母國、離開親朋好友,遠赴美國求學之際,無意間聽見蕭邦的這首夜曲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是我初次聽聞,正如每次發(fā)現好聽的古典樂一樣,我上網搜尋相關資料,驚覺此曲背後的故事,和當時的我雷同——

        1830年,波蘭華沙,蕭邦20歲,準備離開家鄉(xiāng)到國外發(fā)展。

        憂郁悲傷的小調從四面八方傳來,蕭邦將離鄉(xiāng)的恐懼寫進曲中,高亢的顫音一如那忐忑不安的心情,一起一落盡數打在心坎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